近日,广州市海珠区五艺画室学校(广州市五艺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南洲路2438号)因涉嫌通过非法手段“保过”艺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深圳陈先生举报,其为儿子花费9万元,通过五艺画室校长李某文“门路费”操作,便成功进入武汉传媒学院。然而,该学生并未接受画室任何培训,仅通过线上提交旧画作完成考试。这一事件被南方财经记者暗访证实,其对话记录显示,画室李校长明确表示:“湖北美院30-40万,广美70万,靠钱就有信息。” 画室招生人员更直言:“只要有钱,名校学位不是问题。”
多方证据指向“学位买卖”链条
1. 微信聊天记录实证
家长与画室工作人员、校长李某文的微信对话记录显示,“保过”价格明码标价,且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工作人员坦言:“艺考政策每年都在调整,也是要画室那边去找广美的人。”李校长更直言:“靠钱就是有信息”,“广东省他是唯一渠道”,价格和成功率根据美院名气和关系网络浮动。
△家长与李校长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
2. 记者暗访
南方财经记者获取的暗访视频,在2025年7月14日晚8点广东经济科教频道的电视报道,以及社交平台的新闻传播,共同构成了完整证据链。据百度天眼查信息显示,广州市五艺艺术培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9月20日,注册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长洲路217号A栋,法定代表人为李玉文。经营范围包括美术辅导服务、绘画艺术创作服务、书法篆刻创作服务艺(美)术品、收藏品鉴定等服务,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曾因服务合同纠纷被起诉8条记录。近年来以“高升学率”“名校保录”为卖点,吸引大量考生和家长。
2025年6月、7月,广东经济科教频道电视与南方财经记者3次进入五艺画室李某文校长办公室,李校长详细介绍了所谓“保过”操作细节,甚至称“全国八大美院都可以买”。录音、暗访视频作为铁证,广东经济科教频道予以播出,相关短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广泛传播,进一步证实家长举报的真实性。
3. 家长实名举报
陈先生称:“我是通过李某文姐姐介绍,广州五艺画室学校有门路、有关系,能保入艺术类名牌大学,其弟弟广州五艺画室有门路李某文就可以操作,于是我就按对方说的交了9万元,孩子没在五艺画室培训一天,直接走关系进了武汉传媒学院。”而类似案例并不是个例,画室招生人员还向其他家长推销“保过”服务,价格从30万到70万元不等。据知情家长反映,类似“保过”服务在艺术类培训机构中并非孤例。一些画室打着“关系”“门路”的旗号,向家长收取巨额费用,承诺“百分百录取”。
法律视角:非法招生与教育腐败的双重罪名
1. 违反《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8条,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金钱为手段干预招生录取;《高等教育法》第45条规定,招生机构不得擅自更改录取标准。五艺画室通过“门路费”“关系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涉嫌违反上述法律条款。广东省律师协会教育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委员韩律表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查处了多起“高考移民”“保送生指标买卖”等教育腐败案。此类画室提供“保过”服务,已形成完整利益链条,极大损害了教育公平,破坏了社会信任。建议广东省教育厅、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联合介入,依法追究刑事和行政责任。
2. 招生诈骗与行贿罪的潜在风险
若五艺画室与高校内部人员存在勾结,可能构成《刑法》第266条的诈骗罪。若其通过行贿获取招生资格,则可能触犯《刑法》第385条的受贿罪。律师指出,此类案件需结合具体证据(如转账记录、内部协议)进一步调查。
3. 教师资格证吊销的法律依据
北京大学教育法学者李铭指出,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核心底线,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学位、考试分数、录取名额。《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若存在严重失德行为,可由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教师资格。若五艺画室校长李某文被认定为“以权谋私”,其教师资格证将面临永久吊销。
教育专家:教育公平遭遇“金钱围猎”,艺术人才选拔机制被玷污
据《南方日报》报道,2025年艺考报名人数达70万,但“保过”费用动辄数十万至上百万元。例如,湖北美院联考仅需12万元“招标费”,而艺术升学平台被垄断资源后,考生需支付高额费用才能参与考试。这种“金钱至上”的逻辑,使真正具备艺术天赋的学生被边缘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晓丽指出,艺术院校原本肩负着选拔真正具有艺术天赋、学术潜力的人才重任。如今,“金钱开路、关系操作”不仅直接剥夺了寒门子弟、真正有天赋学生的机会,更使得高等艺术教育沦为“权钱交易”的牺牲品。
艺术教育专家、广东美术学院教授陈志强认为,近年来伴随艺考升温,部分画室、学校逐渐形成了“唯钱是举”的潜规则,部分家长也盲目跟风,抱有“花钱保过”心态。这使得艺术人才选拔标准异化,甚至出现“花钱进名校、靠关系拿文凭”的社会乱象。
家长陈先生坦言,自己最初也是无奈之举:“听说别人都走关系,怕孩子吃亏,只好硬着头皮凑钱。”然而孩子被录取后,家长并未感到高兴,反而深感愧疚和担忧:“怕孩子以后不能自信面对人生,怕影响他的价值观。”
涉事画室如何回应?
面对媒体曝光,五艺画室相关负责人李某文最初在电话采访中矢口否认“买卖学位”指控,称家长“误会”,一切招生、培训“合法合规”。但当记者出示录音、暗访视频时,对方突然挂断电话。
监管追问:为何年年整治年年有?
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广州小洲村“替考门”后,海珠区曾开展三个月集中整治,取缔无证画室13家。但13年后,五艺画室仍能公开兜售学位。记者采访了多位美术考生也发现,其实报考美术的不一定都是喜欢画画,也有一些人原先和美术没有什么交集,想通过美术拿到大学通行证。
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对在艺考招生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和考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专业复测,发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近年来,关于艺考市场化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有教育专家直言“一些艺考其实发展成了彻头彻尾的经济活动。”更讽刺的是,艺考本应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提供机会,而现在似乎变成了有资源家庭才能赢的“游戏”。
一些培训机构宣称“内部公关”“独家人脉”,数万元的费用被用于“打点关系”,“保过班”被描述成一条通向灰色地带的神秘通道。
有些培训机构还会用报名费“钱生钱”。在天津市某公职类考试培训机构里任教多年的王欣称,只要机构不停业,就有源源不断的报名费。培训机构在反复收款和退款过程中始终都滞留着一大笔“活钱”。她所在的培训机构超过一半的流动资金来源于“保过班”。王欣表示,培训机构利用这些资金投资旅游业、幼儿园、房地产、放高利贷,挣得盆满钵满。
专家建议:多管齐下堵住腐败黑洞
“保过”骗局不仅损害考生权益,更动摇公众对教育体系的信任。应设立行业准入标准,定期审查画室资质,严厉整治无证经营。完善艺考制度:推行全流程阳光操作,考试、录取全程公开透明。建立师德评价体系,杜绝师德败坏者流入教育行业。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十严禁”“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规定。加强诚信教育,让学生明白作弊和学位买卖的严重后果。加大刑事打击:对涉案画室、相关高校人员依法追责,形成强大震慑。人民日报评论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呼吁监管部门、媒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发现问题及时曝光,推动法治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成长,把公平正义还给教育。”
教育之道,公平为本
广州五艺画室学校的“保过”骗局,是教育公平与艺术选拔制度的双重拷问,也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家长陈先生希望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等应立即彻查广州五艺画室学校及校长李某文买卖大学学位的违法违规行为,永久吊销其教师资格证,清除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教育公平不容金钱腐蚀,艺术人才不可被权钱交易玷污。法律必须严惩违法行为,教育部门需加快制度建设,而全社会更应反思“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唯有回归教育本质,才能让艺术人才选拔真正成为“才华的试金石”,而非“关系的通行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奔跑”,让艺术教育真正回归公平、纯粹与光明。
来源:http://www.chinakuaibao.com/a/jiankang/20250730/5849.html